姓名

栗志强

职称

副教授

学科/专业学位类别

社会学/法学博士

研究方向

社会工作教育、孝文化与养老、婚姻家庭

1.导师基本情况

 (限600字,包括: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出国进修访问、各类学术兼职、获得的各种学术名誉、主要研究方向等)

1974.09出生,男,民进会员,博士,副教授,郑州轻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轻工业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原区政协委员,兼任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郑州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农村孝道养老问题、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教育。

2005年从郑州大学社会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后来校工作,2008年-2012年期间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开始担任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2019年担任政法学院副院长。曾经先后获得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河南省民进“思想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称号,曾经两次指导学生在全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上获得三等奖,2025年指导研究生获得河南省“挑战杯”学术技术作品竞赛二等奖。


2. 代表性成果

(各类学术论文、鉴定项目、获奖项目和专利等)

(1)主持鉴定项目: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农村孝道的代际变化及传承发展研究”(主持结项)。

2017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乡村治理转型面临的难题破解研究”(主持)。

2021河南省高等教育研究改革与实践项目(研究生)“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学政社’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主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1河南省新文科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校政企’协同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机制创新研究”(主持)。

2017河南省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校政社协同创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持)。

(2)撰写学术论文:

《女儿养老与女儿继承:农村女儿在娘家的角色冲突研究》(论文),第一作者,载《天府新论》2025年2期。(核心)

《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农村丧葬仪式的嬗变与重塑》(论文),第一作者,载《学术交流》2023年12期。(核心)

《最牛考研宿舍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论文),第一作者,载《高校辅导员学刊》2023年5期。

     《反转与剥离:农村媳妇孝道的嬗变与重建》(论文),独著,《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4年4期。

     《文化、情感与互惠:农村嫁娶投入趋同化的生成逻辑》(论文),《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5年1期。

     《乡镇(街道)社工站专业人才缺乏的破局之道》(论文),《中国社会工作》2023年4月上。

《欠发达农村地区男青年婚姻迁移研究——对豫北R镇的调查》(论文),独著,载《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5期。(核心)

 《农村男青年婚姻移民推动下的“城镇化”问题——基于豫北L县的调查》(论文),独著,载《理论探索》2011年第6期。(核心)

 《农村青年婚姻市场层级化的社会学分析》(论文),独著,载《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3期。(核心)

 《欠发达农村青年择偶困境及其衍生社会风险》(论文),独著,载《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期。

 《“生态系统”和“增能”视角下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扶贫策略研究——基于豫南W村的调查》,(论文),独著,载《社会政策研究》2018年第1期。

3. 主持在研的项目

 (主要承担的研究项目等)

   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村独居老人精神健康风险及治理路径研究”。

4.撰写学术著作

  主编教材:《中国社区社会工作职业素质培训教材》,中国社会出版社。

  学术专著:《性别比失衡背景下的农村男方婚姻支付》,中国社会出版社。

  学术著作:《新时代农村孝道的代际变化及传承发展》,河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