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全国多个省份相继出现本土病例,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面对疫情,政法学院师生以高度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带头作用,组织动员宣传凝聚师生主动报名加入到当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中,为战胜疫情献出一己之力。他们有的身着耀眼的中国红志愿服参与到社区(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有的身着厚重的防护服为群众进行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中彰显青春力量。

“我是党员我先上”
8月1日晚,郑州市开启第一轮全民核酸检测。政法学院学生党员刘垒垒作为所在正弘山社区社工站唯一一名党员,积极带头加入了社区疫情防控队伍之中,他先后在麦德龙点位、七里湾东门点位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现场扫码、注册信息、维持秩序、转运试剂等,先后完成了三轮全民核酸检测工作,扫码录入累计8919人。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该冲在前面,与疫情搏杀,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中去!”
今年五月刚成为预备党员的孙广宁家处滑县卫河附近,当洪灾出现时,她跟着救援队一起在安置点搬卸、发放物资。当疫情发生时,她第一时间协助孙白社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值守卡口、检查健康码、行程码、登记进出人员和车辆、监督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她说:“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是党员我先上不仅体现在思想上,也要体现在行动上。只要人民群众需要,我就应该挺身而出。”

“我是一名大学生,我要做志愿者”
由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的输入,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法学专业2019级学生谢天量主动请缨,跟扬州市高邮市御码社区工作人员说:“我是一名大学生,我要做志愿者!”谢天量主要担任核酸检测点现场体温测量工作,为核酸检测守好第一道防线。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挥汗如雨,一次次的重复检测动作未曾停歇。看着装满样本的检测箱,他自豪地说:“能为家乡做我力所能力的事情,让我强烈地感知到了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服务家乡、回报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您好,麻烦登记一下身份证,测量一下体温。”一大早,法学专业2020级陈梦茹就站在焦作市沁阳市崇义镇后邓村的疫情防控检查点开展工作。她认真对进出村庄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相信只要多测一次体温,村里的安全就多一分,这样就能做好群众的‘守护者’。”陈梦茹自信地说。

“我是一名社会工作研究生,我要做志愿者”
“先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后完善自己的就诊信息,点核酸检测模块……按流程一步一步来,大家排好队、不要慌、不要急。”面对焦急的检测群众,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研究生杨玉瑾一遍一遍的耐心解释,温柔坚定地话语让检测者变得安静下来。她说:“作为一名社会工作研究生,能实际参与到疫情防控之中并贡献绵薄之力,践行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社工的责任和价值。”
在金水区国基路街道社工站实习的研究生许珂敏也主动投身防疫检测工作。两天一轮的核酸检测、24小时不间断核酸采样工作、居民情绪疏导心理引导、辖区居民核酸检测电话排查,特殊人群信息登记,这就是她每天重复的工作。她说“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和疫情,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工作者,我认为逆行而上,与病毒赛跑,努力守护广大群众的平安,是我的责任。”在经八路办事处实习的研究生宋怡短短十来天先后在省建社区、纬三路小学、经八路11号院、文郑源小区等地协助核酸检测工作和防疫宣传工作。她说:“作为一名社会工作研究生,很庆幸能用专业能力为防疫工作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早日战胜疫情!”
自疫情防控以来,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常玉乾、蔡雨仙、王舒淼、陈梦茹、刘柏榆、韩欣然、王钰琦、周美汝、张敏、杨美玉、陈东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黄文科、白鑫、高佳楠、闫毓琦、社会工作专业明雪、姚绣月等许多同学纷纷投身到家乡抗洪救灾和抗疫防疫一线,在看不见的“战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他们用行动和责任筑起抗洪防疫的“青春长城”,用青春力量锤炼党性修养,用青春力量扛起战“疫”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