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9日下午,应政法学院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狄金华教授在线上作了题为《管区组织的浮与沉——对农村基层政府治理结构的反思》的学术报告。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公共管理系、社会保障系全体教师聆听了此次讲座,会议由副院长代志明教授主持。
狄金华教授首先介绍了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之后农村基层政府的组织演变,分析人民公社制解体之后农村基层政权所面临的人员激励以及因其嵌于压力型体制与乡土社会之间所呈现的治理“结构之困”。接着,分析了1980年代中期之后,不同地区的乡镇在其内部设立管区组织(或曰片区、办事处等)的状况。随后,将乡镇政府与管区组织之间的控制权分配视为一套组织内部的分权治理模式,以此来分析管区组织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所形成的与乡镇政府不同的分权治理模式中各要素间的协调关系,以及这种治理模式如何动态变化及形塑这种变化的外部条件为何。最后,总结乡镇治理组织的三个特征——治理任务的专一性、治理规则的规范化程度以及治理的组织化程度。
狄金华教授对于基层政府组织的解读观点独到、深入浅出,得到老师们的高度评价。此次讲座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解读了政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启发了部分教师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理解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的新思路。
个人简介:狄金华,社会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会评专家,湖北省社会学会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农村社会学”项目专家,为北京大学文研院访问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狄金华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等CS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次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十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课题等。出版学术专著3部。多次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并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首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首届博士“学术新人奖”等奖励。